3044永利集团

书院院长话育人② 专访博洽书院院长崔春生教授-3044永利集团
  • 协同办公系统
  • 个人服务中心
  • 电子邮件
  • 校历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书记信箱、校长信箱

首页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书院院长话育人② 专访博洽书院院长崔春生教授

作者: 党委宣传部、博洽书院 发布时间: 2025-10-16 浏览次数:
分享:

编者按:2025年是学校全面深化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亟需进一步整合书院社区与学部(学院)的育人力量和资源,推进学部(学院)从“教”到“育”、书院从“管”到“育”的转变,实现书院制社区化改革从1.0到2.0版本的全面升级。聘任书院院长,正是强化书院育人核心功能、推动学院专业教育与书院通识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我们推出“书院院长话育人”栏目,邀请9位书院院长交流探讨书院育人之道。

今天推出第二期:博洽书院院长崔春生教授专访。


【院长简介】

崔春生,河南南阳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3044永利集团数据科学与电子商务学院院长、博洽书院院长,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运筹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运筹学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分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创新创业研究院特聘专家,高级项目经理,CMMI咨询顾问。《系统科学与数学》《运筹与管理》《运筹学学报(中英文)》编委。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评论》《运筹与管理》《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1篇论文入选科技部TOP5000。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级课题9项。2024年入选中国知网TOP1%高被引学者。


【访谈视频】


【访谈概要】

问:请您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答:我先介绍我的专业背景。我本科学习起重机械,硕士和博士阶段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之后在中国社科院从事数量经济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因此,我的专业背景相对多元,但目前从事的工作主要基于我硕博期间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我的研究领域包括运筹学、推荐算法和决策理论。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也开始涉足在线数据挖掘等内容。目前,我担任中国运筹学会的副秘书长,同时也是该学会交叉工作委员会和出版工作委员会的秘书长。

我于2001年作为河南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第一届硕士入校学习至今,在3044永利集团已走过25年,亲身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对学校怀有深厚的感情。今年9月,我荣幸受聘为博洽书院院长,我将满怀对学校和这个岗位的热情,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问:学校正在全力推行学生成长与发展工作,您认为书院院长在其中应如何定位?

答:我认为书院院长的角色是桥梁,一头连接学院的专业教育,另一头连接书院的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其职责和定位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资源”,即整合资源。学校致力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核心是学生。院长的作用类似于ERP系统中的架构师或实施顾问,以学生为主线整合各类资源,使其为学生成长赋能。

第二个关键词是“贯通”,就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贯通。新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跨学科选课,学生成长与发展管理办法也要求修读10个第二课堂学分,目的就是实现这种贯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三个关键词是“下沉”,即推动专任教师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教师需要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的所思所需,才能真正与学生结合,实现育人目标。

第四个关键词是“氛围”,即构建良好的书院氛围,包括开放的学术研讨氛围、包容的生活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


问:您履职书院院长以来重点关注了哪些工作?

答:本学期开学以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开学初走访了博洽书院所有新生宿舍,与学生建立初步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家乡情况等,并建立了各专业群,为后续与专业教师对接打下基础。

其次,结合我所在的数据科学与电子商务学院的特色(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大数据),我们持续推动相关工作。上学期,我们已在全校范围内调研了学生对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需求,并组织了学校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吸引了400多名学生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应用AI的热情。

第三,本学期初我们启动了“新媒体与创新研究”项目驱动式课题,通过公众号招募学员,聚焦AI应用、短视频制作等,对学生进行赋能。

第四,推进师生匹配工作。书院学生分布在4个学部5个学院、64个专业。我们已率先完成了数据科学与电子商务学院所有教师与本院学生的匹配,下一步计划将匹配工作扩展至书院内其他专业的学生。


问:请问您接下来有哪些重点工作计划或思路?

答:下一步,我计划重点深化“博洽师生下午茶”活动,将其作为持续了解学生想法、追踪其需求演变的重要平台。我在9月24日已举办一次,发现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问题各异:大一新生普遍迷茫,缺乏学业与个人规划;大二、大三学生存在“忙碌”与“盲目”现象,易陷入盲目追随;大四学生则面临考研、考公、就业的抉择焦虑,对未来感到困惑。发现问题仅是起点,后续我将与书院的同事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此外,我希望能着力在书院营造两种氛围:一是“情怀”,引导教师不仅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爱护学校这个“小家”;二是“温度”,要求我们真诚地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其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关怀。


问:学校改革的着力点是推动学部学院从“教”到“育”,书院从“管”到“育”,实现1+1>2的育人成效。您认为增强学部学院与书院育人合力的抓手是什么?书院应如何做?

答:学院主要是开展学生的第一课堂教学,书院则掌握学生的第二课堂、心理状况、综合表现等数据。将这两方面数据结合,就能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辅导和服务。作为书院院长,需要前瞻思考,推动学院与书院相向而行,确保数据有温度,双方教师同力而行,从而真正实现1+1>2的育人成效。


问:实际工作中有哪些矛盾和困难,如何应对?

答:当前学校的政策、方向和路径已明确,关键在于结合书院实际,将其落实、落细。我们可能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和工作重点:

一是提高双院协同的效益。老师们都关爱学生,认同“学生成长成才没有局外人”,但在具体实施方法、节奏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磨合。

二是推动专业教师尽快转变角色。学校已明确专任教师应承担“引路人”“同行者”“筑梦者”三重角色,教师们在努力践行,但如何更好地把握节奏和方法,需要适应过程,我希望能推动这项工作加速。

三是进一步推动AI赋能。书院已上线“洽洽”数字人辅导员,运行良好。下一步希望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体方面加大投入,挖掘数据价值,构建本地知识库,提升智能体的响应速度与准确性。

四是完善第二课堂的系统支持。第一课堂的教务系统已解决成绩学分和教师工作量问题,希望学校正在开发的第二课堂系统能早日上线,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审核:丁勇;编审:乔现伟;签审:丁勇)